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3岁的托班孩子处于直觉行动性思维阶段,即边行动边思维。他们凡事都要动一动、摸一摸。益智类游戏正是利用过了这一特点让孩子在操作的过程中做、玩、学。陈鹤琴先生的“做中学”理论中特别强调了儿童的“做”,他认为“做”是获得直接经验、获得真知的最好途径,这也符合皮亚杰发展理论中“活动”“操作”的观点。
推荐文章
浅谈结构游戏对托班幼儿的发展
结构游戏
幼儿托班
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巧用益智游戏的思考
益智游戏
幼儿教育
运用
浅谈幼儿园益智区游戏材料的选择与投放策略
益智区
游戏材料
选择
投放
策略
试论幼儿教学中益智类游戏的积极作用
幼儿教学
益智类游戏
积极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立柱上的托班益智游戏
来源期刊 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益智游戏 立柱 益智类游戏 皮亚杰 孩子 操作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9
页数 3页 分类号 TP31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曲敏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益智游戏
立柱
益智类游戏
皮亚杰
孩子
操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月刊
1008-3952
32-1520/C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高楼门60号
28-202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9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