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原子能科学技术       
摘要:
研究了在水溶液体系中采用电沉积法制备铀靶的方法.以0 15 mol/L草酸铵为电解液,铂丝为电极,通过考察阴极处理工艺、电流密度、电沉积时间、pH、温度、搅拌速度、镀液中UO2(NO3)2浓度等对电沉积效率及镀层质量的影响,确定了制备电沉积铀靶的最佳工艺参数,其中,沉积效率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在pH=2~3、电流密度60 mA/cm2、保持温度60 ℃、镀液中UO2 (NO3)2浓度约1 67 mg/mL时沉积效率可达约98%.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和扫描电镜等对铀沉积层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铀以水合聚合物的形式存在,可能的结构为[UO2(H2O)4-O-UO2(H2O)4-O],铀的沉积层的纯度较高,除检测到铀(65 35%)、氧(27 38%)、碳(5 46%)和铂(1 81%)外未引入其他杂质,镀层表面平整、致密,与衬底结合牢固.单次铀的电沉积层厚度可达6 mg/cm2,采用高温烧结后重复电镀的方法可将电沉积铀的密度提高到6~8 mg/cm2.
推荐文章
脉冲分子镀制备铀靶方法研究
脉冲分子镀
DMF
均匀性
铀靶
ICF靶材料和靶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惯性约束聚变
ICF靶材料
ICF靶工艺
激光聚变靶丸
纳米材料
电沉积法制备铁靶
电沉积
电沉积槽
Fe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沉积铀靶制备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学科
关键词 电沉积 靶件
年,卷(期) 2010,(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1-1167
页数 分类号 TL2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琪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13 11 2.0 2.0
2 何佳恒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44 116 6.0 9.0
3 刘国平 45 133 7.0 7.0
4 党宇峰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10 12 2.0 3.0
5 李兴亮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27 71 4.0 8.0
6 钟文彬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13 30 3.0 5.0
7 王静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20 65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沉积
靶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能科学技术
月刊
1000-6931
11-2044/TL
大16开
北京275信箱65分箱
1959-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719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795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