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既有道岔动态轨距优化技术,建立了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既有动态轨距优化方案道岔与传统道岔的动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既有优化方案可以改善岔区轮轨接触关系,保持车辆正弦曲线的运行轨迹;但部分动力响应幅值还有些偏大,考虑对即有优化方案参数做进一步的研究.通过改变轨距加宽区长度、加宽最大值等参数,设计了5种新的优化方案并进行了动力学性能对比,确定出了最佳方案.再对最新优化方案与既有优化方案进行动力学性能对比,结果表明缩减加宽区长度对提高车辆直逆向通过能力、减少尖轨受力是有利的;改变轨距加宽区长度、加宽最大值对侧逆向过岔而言效果不显著.
推荐文章
高速铁路FAKOP道岔动态轨距优化方案研究及仿真
动态轨距优化
提速道岔
仿真分析
高速铁路道岔更换尖轨施工流程及关键环节控制
高速铁路
尖轨更换
施工作业
应急预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铁路道岔动态轨距优化技术的仿真研究
来源期刊 铁道建筑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客运专线 动力仿真 道岔 动态轨距优化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120
页数 分类号 U213.6+3
字数 21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1995.2010.07.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宣言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24 172 7.0 12.0
2 孙加林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24 92 6.0 8.0
3 王树国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33 203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客运专线
动力仿真
道岔
动态轨距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建筑
月刊
1003-1995
11-2027/U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2-405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468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437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