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在Si(111)和石英基片上制备8%(摩尔分数)Na掺杂ZnO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接触角测试仪测试薄膜的微结构、表面形貌和表面接触角.结果表明:所有薄膜均具有较好的c轴择优取向,表面由近六边形棒状颗粒构成.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薄膜表面接触角由95°增大到106°.通过对薄膜交替进行紫外光照和黑暗放置(或热处理),可以实现其表面疏水与超亲水性之间的可逆转化,光诱导可逆转化效率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增大.
推荐文章
共掺浓度对Na-Al共掺杂ZnO薄膜微观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
ZnO
溶胶-凝胶
Na-Al共掺杂
微观结构
光学性能
钛-硅烷复合树脂超级亲水性薄膜的研究
钛-硅烷复合树脂
超亲水
自清洁
溶胶-凝胶
凝胶热处理方式对Fe-TiO2薄膜表面形态及亲水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方式
表面形态
Fe-TiO2多孔薄膜
聚乙二醇
亲水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Na掺杂ZnO薄膜光诱导亲水性的转化
来源期刊 硅酸盐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氧化锌薄膜 溶胶-凝胶 表面与界面 亲水性
年,卷(期) 2010,(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10-2013,20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72+.1|O48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学萍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63 367 10.0 14.0
2 孙兆奇 91 563 11.0 16.0
3 孟凡明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46 205 9.0 12.0
7 吕建国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18 61 5.0 6.0
11 陈学梅 合肥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4 9 1.0 3.0
12 黄凯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数理系 18 67 6.0 7.0
13 朱剑博 合肥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4 9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化锌薄膜
溶胶-凝胶
表面与界面
亲水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硅酸盐学报
月刊
0454-5648
11-2310/TQ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2-695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323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