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过程中面临严重的气动加热,将导致飞行器结构在高温作用下发生破坏,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热防护措施.反向喷流热防护因具有可重复使用和防热效果好等特点,适合用在未来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中,尤其适用于锐边缘结构的热防护.但反向喷流的加入,使流场变的非常复杂,增加了飞行器壁面热流预测和气动力计算的难度.本文在已有试验基础上数值模拟了反向喷流流场,模型为前端带喷口的钝头结构,自由来流马赫数为3.98,反向喷流与自由来流的总压比分别取0.4、0.6和0.8.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拟合良好,初步揭示了喷流热防护的防热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定性分析了给定喷流秒流量下喷流控制参数对降热效果的影响.
推荐文章
钝体逆向喷流减阻降温数值模拟
逆向喷流
减阻降温
质量流量
流动模态
穿透模式
钝前缘乘波体气动特性研究
乘波构型
钝前缘
气动特性
钝体逆向喷流减阻降温数值仿真研究
结构化网格
数值模拟方法
迎角
逆向喷流
减阻降温
内置隔板和前缘喷流对机翼油箱热防护的影响
内置隔板
前缘喷流
机翼
油箱
热防护
超声速
气动加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钝体前缘喷流热防护数值分析
来源期刊 宇航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钝体前缘 气动加热 热防护 反向喷流 热流密度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飞行器设计与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6-1271
页数 分类号 V211.3
字数 22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3/j.issn.1000-1328.2010.05.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红帅 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 8 30 3.0 5.0
2 王振清 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 101 711 15.0 20.0
3 吕红庆 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 14 69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6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钝体前缘
气动加热
热防护
反向喷流
热流密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宇航学报
月刊
1000-1328
11-2053/V
16开
北京838信箱
2-16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87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