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人的异化表现为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个人与社会失去了距离,个人对社会肯定、同化,失去了反思与批判的空间。由于教育本身具有使人异化的潜能,而统治阶层又赋予教育以无可匹敌的能力,学校教育实施尽可能简便、高效地传送具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向社会上层流动的"产品"的任务,"人"消失在社会中,"人的异化"加强。教育应该努力在"人的控制"与"人的解放"中寻求平衡点,培养一个自然的、对生命本真充满期待的具有独立思想和个性的个体的人。
推荐文章
论教师权威的异化与回归
教师权威
内涵
异化
回归
论形上迷失与异化劳动
形上迷失
异化劳动
物质家园
轴心期
精神家园
论翻译中的异化
翻译
异化
文化交流
教育惩罚的异化与回归
教育惩罚
价值
异化
回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人的异化与教育
来源期刊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人的异化 教育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4
页数 2页 分类号 G40-01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令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科系 16 2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的异化
教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
月刊
1671-8305
43-1391/G4
长沙市教育街11号
出版文献量(篇)
259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