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30年代,中国学术界发生了一场"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的争论。章士钊、梁漱溟等人从反省西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出发,力主"以农立国",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而孙倬章、吴景超等人则从爱国救亡的思路出发,认为实现国家工业化既符合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更是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现状的迫切需要,力主"以工立国"。这场争论,加深了对中国社会特殊国情的认识,对于探索经济建设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20世纪70年代淤地坝水毁灾害原因分析
暴雨
水毁
淤地坝
灾害原因
试析意大利学术界对于“中国道路”问题的研究
意大利
学术界
中国道路
中国形象
文化软实力
关于建立国家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议
动物防疫体系
动物疫病防治的立法
应急防疫体制
章士钊"农国论"评析
章士钊
"农国论"
评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30年代学术界关于“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争探析
来源期刊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以农立国” “以工立国” “农国精神” 工业化道路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4,77
页数 分类号 K26
字数 90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0444.2011.05.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双全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16 18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以农立国”
“以工立国”
“农国精神”
工业化道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继续教育
双月刊
2095-5510
42-1842/G4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湖北大学内)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4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0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