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摘要:
目的:评估以胶原、羟基磷灰石、硫酸软骨素等3种天然骨骼基本成分构建成的三维多孔骨修复材料的理化性能和体内生物学性能,观察其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载体的效果.方法:以胶原、羟基磷灰石、硫酸软骨素及BMP-2为原料,通过化学交联和冷冻干燥的方法构建具有一定三维结构的骨修复材料.通过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的结构性能;通过表面能谱、X线衍射观察材料的理化性能;将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种植在材料表面,观察MSCs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增生和分化;将该复合材料种植在大鼠体内,观察材料在体内的降解和异位成骨情况.结果:骨修复材料在植入局部保持完整的支架结构,具有利于细胞粘附和增殖的多孔结构.通过肌肉埋植,在异位诱导形成了骨组织,并且随着骨组织的形成,支架逐渐降解吸收.结论:胶原-羟基磷灰石-硫酸软骨素-骨形态发生蛋白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特性的骨修复材料.
推荐文章
硫酸软骨素提取方法研究
硫酸软骨素
提取方法
工艺路线
羊喉骨中硫酸软骨素提取工艺研究
羊喉骨
硫酸软骨素
提取工艺
混凝法在硫酸软骨素废水后处理中的应用
硫酸软骨素
混凝
废水处理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复方硫酸软骨素片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肩周炎
白芍总苷胶囊
复方硫酸软骨素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胶原-羟基磷灰石-硫酸软骨素-骨形态发生蛋白骨修复材料的性质评估
来源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关键词 骨代用品 胶原 羟基磷灰石 软骨素硫酸盐类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0-734
页数 分类号 R318.1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67X.2011.05.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浩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112 389 11.0 15.0
2 熊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13 109 5.0 10.0
3 张里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13 184 8.0 13.0
4 唐佩福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56 438 12.0 17.0
5 石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8 64 3.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24)
二级引证文献  (119)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7(3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8(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代用品
胶原
羟基磷灰石
软骨素硫酸盐类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167X
11-4691/R
大16开
195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6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8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