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改造大肠杆菌L-组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以提高L-组氨酸的产量.用NTG诱变大肠杆菌M- 17 (SGr),依次赋予其2-噻唑丙氨酸(2-TA)和组氨酸氧肟酸盐(HisHx)遗传标记,再以突变株M-18 (SGr+ 2-TAr+ HisHxr)基因组为模板,扩增组氨酸操纵子基因,构建出重组质粒pUC118-his-operon,将重组质粒导入突变株M-18 (SGr+ 2-TAr+ HisHxr)得到工程菌E.coli M- 19 (SGr+ 2-TAr+ HisHxr/pUC 118-his-operon).根据zwf和prs基因序列分别合成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与载体pSTV28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STV28-zwf、pSTV28-prs和pSTV28-zwf-prs,将重组质粒分别转化至工程菌E.coli M-19,摇瓶发酵测定重组工程菌L-组氨酸的产量.摇瓶发酵结果显示,L-组氨酸产量与对照株相比,工程菌E.coli M-19提高了4.5倍,双质粒系统重组工程菌E.coli MZH-19、Ecoli MPH-19和E.coli MZPH-19分别提高了5.14、5.78、8.43倍.
推荐文章
L-组氨酸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
L-组氨酸
活性炭
吸附平衡
Freundlich模型
大肠杆菌生产L-组氨酸研究进展
L-组氨酸
生物合成途径
降解途径
大肠杆菌
改造策略
黄色短杆菌 ilvN 基因定点突变和 ilvBN、ilvC 串联表达对L-缬氨酸产量的影响
L-缬氨酸
定点突变
乙酰羟酸合成酶
乙酰羟酸异构还原酶
共表达
L-丝氨酸高产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
L-丝氨酸
营养缺陷型
选育
发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肠杆菌L-组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改造及其对工程菌L-组氨酸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L-组氨酸 组氨酸操纵子 大肠杆菌 双质粒系统 摇瓶发酵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
页数 分类号 Q812
字数 34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510.2011.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希贤 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3 6 2.0 2.0
2 魏伟 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1 3 1.0 1.0
3 刘倩 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1 3 1.0 1.0
4 卢利宁 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4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组氨酸
组氨酸操纵子
大肠杆菌
双质粒系统
摇瓶发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6510
12-1355/N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08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