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减少太阳电池载流子的背面复合,采用离子束对沉积完SiNx减反射膜后的单面扩散和双面扩散的单晶硅片背面进行刻蚀,研究了刻蚀时间对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采用标准的太阳电池单片测试仪测试电池性能.发现背面经离子束刻蚀后,单面扩散和双面扩散电池片的并联电阻、开路电压、填充因子和转换效率都有所提高,而串联电阻和短路电流的变化则不是很明显.本实验采用的是Ⅱ类单晶硅片,单面扩散电池片通过背面刻蚀后最高转换效率达到15.99%,比不刻蚀样品增加了0.69%;双面扩散电池片通过背面刻蚀后最高转换效率则达到16.4%,比不刻蚀样品增加了0.68%.
推荐文章
单晶硅太阳电池的温度和光强特性
太阳电池
温度特性
光强特性
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氮化硅表面钝化研究
太阳电池
表面钝化
SiNx:H
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单晶硅太阳电池表面织构化工艺
单晶硅
表面织构化
正交实验
各向异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背面刻蚀对单晶硅太阳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电子器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太阳电池 离子束刻蚀 开路电压 填充因子 转换效率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固态电子器件及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128
页数 分类号 TM914.4
字数 40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490.2011.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17 74 5.0 8.0
2 沈鸿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93 264 9.0 10.0
3 吴京波 2 2 1.0 1.0
4 陈海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4 3 1.0 1.0
5 江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17 57 5.0 6.0
6 李斌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23 157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太阳电池
离子束刻蚀
开路电压
填充因子
转换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器件
双月刊
1005-9490
32-1416/TN
大16开
南京市四牌楼2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0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276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