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张慧瑜(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云雷主要谈了四个问题,底层文学产生的的背景、原因、影响,还对一些代表性作品做了一些点评。太光主要是对目前第一线的创作提供很鲜活的印象,并且提出了问题,一个是底层文学的主流化,使得底层文学变得模糊和泛化,第二个是底层文学的书写和底层文学的政治性和主动性、主体性之间有某种错位和矛盾。下面我们就请刘涛做一个简单的回应。
推荐文章
“可能性”教学策略之我见
小学数学
可能性教学
苏教版小学数学可能性的教学探讨
小学数学
可能性
教学
国学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研究
国学教育
必要性
可能性
研究
“美的阶梯”中灵魂超越的可能性
“美的阶梯” 灵魂
教育
超越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底层叙事”与新型批评的可能性
来源期刊 文艺理论与批评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底层叙事 可能性 中国艺术研究院 底层文学 批评 研究所 主流化 主动性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青年文艺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50
页数 9页 分类号 I210.9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底层叙事
可能性
中国艺术研究院
底层文学
批评
研究所
主流化
主动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理论与批评
双月刊
1002-9583
11-1581/J
16开
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82-20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47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