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文分析了循环维特比算法(CVA)中存在的循环陷阱问题,并证明了传统基于CVA的咬尾卷积码译码算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的咬尾卷积码译码算法.该算法通过检测两次不同迭代中获得的两条最大似然路径是否相同来判断是否有循环陷阱产生,并及时终止循环,减少冗余迭代;在没有循环陷阱产生的情况下,新算法比较当前迭代中最大似然路径和已经发现的最优咬尾路径是否相同来自适应终止迭代.文中对循环陷阱检测方案和自适应终止方案做了进一步优化,即利用路径的净增量而非路径本身作为检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提高了译码效率,降低了译码复杂度.
推荐文章
基于 SOVA 的固定时延咬尾卷积码译码算法
咬尾卷积码
软输出 viterbi 算法
固定时延
软信息
LTE系统中咬尾卷积码的编译码算法仿真及性能分析
3GPP长期演进(LTE)
咬尾卷积码
维特比
算法
译码
仿真
卷积码Viterbi译码算法的FPGA实现
差错控制
Viterbi译码
FPGA实现
卷积码
卷积码维特比译码算法最佳反馈深度研究
卷积码
维特比译码
截尾译码
正交频分复用
最佳译码深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陷阱检测的咬尾卷积码译码算法
来源期刊 电子与信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咬尾卷积码 循环维特比算法 循环陷阱 最大似然路径
年,卷(期) 2011,(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00-2305
页数 分类号 TN92
字数 68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146.2011.004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旸 9 47 5.0 6.0
2 王晓涛 20 52 5.0 7.0
8 徐景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12 52 5.0 6.0
12 钱骅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9 38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咬尾卷积码
循环维特比算法
循环陷阱
最大似然路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与信息学报
月刊
1009-5896
11-4494/TN
大16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9号
2-17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70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959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