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岩溶隧道突发性、灾难性的地质灾害近年来接连不断,不仅国家财产损失、工期延误、环境破坏,还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究其原因,是对岩溶隧道的风险认识不足,采取措施不力.本文意通过对陆地越岭岩溶隧道风险因素的研究,评估其风险程度,划分地质风险等级,为隧道施工方案的确定奠定扎实的基础.研究结论:通过岩溶隧道风险成因的分析,找出内在因素、外在条件以及工程技术条件对隧道风险的影响程度,删除某些重叠因素.通过研究认识到促使岩溶和岩溶水发育的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是岩溶隧道风险的内在因素,占据风险的主导地位;外在条件及工程技术条件处于辅助地位.据此制订了评分的基本标准和方法,采用计分方式,划分隧道风险等级.同时指出,只要内在因素存在,岩溶隧道就具有高风险的可能.高度风险一极高风险岩溶隧道宜规避.无法规避时,应改变传统观念,将岩溶隧道地质风险降低到可控的程度.
推荐文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法
岩溶隧道
突水突泥风险
因素权值
三阶段评估
斑竹林隧道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
隧道
风险评估
控制措施
高风险岩溶隧道掌子面突水机制研究
岩溶隧道
掌子面破断突水
突变模型
突水判据
最小安全厚度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法
岩溶隧道
突水突泥风险
因素权值
三阶段评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岩溶隧道风险影响因素及评估
来源期刊 铁道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岩溶隧道 风险评估 影响因素 评分原则 风险等级 基本结论
年,卷(期) 2011,(10) 所属期刊栏目 隧道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5
页数 分类号 U25
字数 58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06.2011.10.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杰 14 78 5.0 8.0
2 吴治生 4 56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83)
二级引证文献  (8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2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9(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溶隧道
风险评估
影响因素
评分原则
风险等级
基本结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工程学报
月刊
1006-2106
11-3567/U
16开
北京市复兴路69号中国中铁广场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6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