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不知不觉中,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曾经听过的语文课,实在越来越像中国男足,成了诞生媒体和讽刺家激情创作的温床。多篇课文被曝涉嫌剽窃、篡改,甚至歪曲作者本意,其中不乏巴金和朱自清的文章,以至于民国的教材被从棺材里抠出来成了香饽饽。至于上课的的方式、考试的内容,则又被痛批为形式主义、扼杀天性云云。
推荐文章
浅谈语文课教什么,怎么教
高效课堂
'听说读写'
语文素养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教学效果
提问
语文教学
语文课教学中落实作文训练
语文课教学
作文训练
落实
增强意识
结合点
阅读
写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们为什么不听语文课
来源期刊 读写月报:新教育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语文课 形式主义 中国人 朱自清 课文 本意 文章 教材
年,卷(期) dxybywjyb_2011,(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4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33.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语文课
形式主义
中国人
朱自清
课文
本意
文章
教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月刊
1006-2424
36-1049/H
江西省南昌市北京西路437号
44-72
出版文献量(篇)
2914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