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 hepatitis 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以黄疸为主的急性病毒性肝炎.该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猪、牛、羊、鸡等其他动物中广泛分布和传播,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因此,该病已经成为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受到广泛关注[1].该病临床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色深黄、常见黄疸,病程可持续1周,但具有自限性[2].该病主要侵害青壮年,常表现为爆发性肝炎,孕妇感染后死亡率可达20%[3],广泛流行于亚洲、非洲及美洲一些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因之一.我国为戊型肝炎高发国,人群感染率达17.2%,且呈上升趋势[4-5],1986-1988年戊型肝炎在我国新疆曾经爆发流行[6],在世界范围内呈散发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