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诗无达诂”作为一种传统的诗歌鉴赏命题,为我们鉴赏提供了很好的指导。诗有无达诂诗,也有达诂诗,需要我们进行鉴别。“诗无达诂”与西方的读者接受理论都关注了读者的重要地位,闪烁人性光辉。造成“诗无达诂”的原因有很多,客观上是由意象的模糊,主旨的朦胧,言此意彼,意味深长造成,主观上,也受读者的背景和学识以及读诗时的心境决定和支配。“诗无达诂”的论断为中学诗歌教学提供了借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允许诗歌的多元解读,但同时要避免出现浅尝辄止和“误读”现象,教师要做好引导。
推荐文章
回归诗性的阅读——兼论中学语文诗歌教学
中学语文
诗歌教学
诗性阅读
文学素养
中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研析
诗歌教学
教育功能
教育途径
回归诗性的阅读——兼论中学语文诗歌教学
中学语文
诗歌教学
诗性阅读
文学素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诗无达诂”与中学语文诗歌教学
来源期刊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诗无达诂 诗歌教学
年,卷(期) 2011,(17)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297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凤利民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诗无达诂
诗歌教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旬刊
2095-2104
11-9313/TU
16开
北京市
80-307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2962
总下载数(次)
847
总被引数(次)
17287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