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实验研究影响通风有源隔声窗降噪效果的各种因素.隔声窗为错列双层玻璃结构,内外层玻璃上交错开口以便隔声窗内外侧自然通风;玻璃间的风道内铺设吸声棉和微穿孔板吸声结构来吸收额外噪声.实验分析错列隔声窗中,四通道有源控制系统在不同次级源布放位置、不同次级通路建模长度下的降噪性能,结果表明:要使隔声窗表面部有较好降噪效果,次级声源安装位置应使次级声场作用区域尽可能覆盖隔声窗内部空间,降低隔声窗内的噪声能量;或者指向隔声窗内侧玻璃表而,直接控制透过玻璃辐射的噪声.次级通路建模时,如无法精确得到最优值时,可适当取较长的建模长度,以避免其小于最优长度导致控制效果急剧下降.
推荐文章
采用主被动控制技术的自然通风隔声窗研究
声学
主动控制
被动控制
自然通风
隔声窗
交错结构自然通风隔声窗的声学模型
自然通风隔声窗
平面波斜入射
声场
有限元仿真
通风隔声窗的设计
声学
通风
隔声
节能
隔声窗
建筑外窗隔声性能影响因素综合探究
建筑外窗
隔声性能
计权隔声量
影响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有源通风隔声窗降噪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噪声与振动控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声学 通风隔声窗 有源噪声控制 次级源位置 建模长度 实验研究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减振降噪设备和器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1-197
页数 分类号 TB535
字数 51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2.03.04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克安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198 1423 20.0 27.0
2 马玺越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16 40 3.0 6.0
3 玉昊昕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14 55 4.0 7.0
4 胡涵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6 45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声学
通风隔声窗
有源噪声控制
次级源位置
建模长度
实验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噪声与振动控制
双月刊
1006-1355
31-1346/TB
大16开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
4-67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7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67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