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者长期任教大一理工科系的普物与普物实验课程,常戏称自己教的是高中物理教学补救班,近年来更加发现大一新生在学习普物与进行普物实验时,相关的背景知识与各种学习能力越来越低落,不仅学生学习的挫折感越来越大,大学普物教师对普物教学也越来越使不上力.@@本文先从台湾高中物理教学教法的一些问题与迷思出发,继而从大一学生的学习问题与困难探究与了解高中物理与大一普物之间的学习鸿沟为何会越来越大.作者认为,除了升学主义严重影响教学之外,高中端与大学端彼此互不了解与关切、教材教法的未能与时俱进、教师未能真正体察学生的学习困难等等都是扩大鸿沟的原因.期能藉此激励大学教师对此问题的了解、重视与探究.
推荐文章
高中物理改革对大学物理的影响
高中物理
大学物理
新课程改革
物理学史与大学物理理论教学
大学物理理论教学
物理学史
长效作用
大学物理对中学物理上位学习的认知策略
大学物理
中学物理
负迁移
认知策略
关于改善大学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
大学物理
教学方法
自学能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跨越物理的学习鸿沟:台湾高中与大学物理教学之我见我思
来源期刊 物理与工程 学科
关键词 迷思概念 物理教学 教材教法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舟山会议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1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588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迷思概念
物理教学
教材教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与工程
双月刊
1009-7104
11-4483/O3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学研大厦B座6层《物理与工程》编辑部
82-250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7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89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