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作为抗肿瘤、神经退行性病变、免疫系统疾病等治疗药物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值得注意的是,其凭借促生存和抗炎特性成为新型的抗感染休克药物,能在分子水平上逆转由于感染性休克及其后续液体复苏造成的基因表达变化,重要的是对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轻微,最终阻断病变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衰竭综合征的发展,从而为争取治疗“黄金时间”打下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随着“二次打击”理论的发展,它也将架起失血性休克与感染性休克之间的桥梁,拓展了在休克领域的认识.因此,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是对传统抗感染性休克治疗的延伸和挑战.
推荐文章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在肾细胞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肾细胞癌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乳腺癌
雌/孕激素受体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与加替沙星新缀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加替沙星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缀合物
抗肿瘤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抗感染性休克治疗动物实验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国际外科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休克 分子水平 液体复苏 动物实验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0-773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7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03.2012.1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耿智隆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麻醉科 94 314 10.0 13.0
2 高晓华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麻醉科 4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2)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休克
分子水平
液体复苏
动物实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外科学杂志
月刊
1673-4203
11-5396/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
2-606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12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43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