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比较简单地在同一外延片上得到具有不同带隙结构的有源器件与无源器件的PIC(光子集成电路)和OEIC(光电子集成电路),采用等离子诱导QWI(量子阱混杂)与RTA(快速热退火)技术获得了InP/InGaAsP结构材料的带隙蓝移,其中通过在材料表面沉积不同占空比的SiO2灰度掩膜来灵活控制带隙偏移量.实验中这种方法在基片上获得了5种带隙波长,其中最大波长偏移为75 nm,实验结果说明这种技术是实现PIC和OEIC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多带隙结构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InP/InGaAsP二维光子晶体结构的研究
光子晶体
InP/InGaAsP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
Cl2/BCl3
低偏压刻蚀
1.3μm InGaAsp/Inp DCC结构对激光器阈值和T0值的影响
InGaAsp/Inp异质结
温度特性
阈值电流
圆锥脉冲等离子体诱导流场特性分析
圆锥体
等离子体诱导流场
主动流动控制
脉冲循环
粒子图像激光测速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等离子诱导QWI对InP/InGaAsP结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 光通信研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光子集成 量子阱混杂 多量子阱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光电器件研究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39,49
页数 分类号 TN256
字数 24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8788.2012.0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卫东 7 18 3.0 4.0
5 郭剑 1 1 1.0 1.0
9 赵建宜 3 6 2.0 2.0
13 黄晓东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子集成
量子阱混杂
多量子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通信研究
双月刊
1005-8788
42-1266/TN
大16开
武汉市洪山区邮科院路88号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2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02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