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DDRT-PCR技术初步分析了小麦条锈病抗性品种‘89-27'和耐性品种‘咸农四号’在感染后叶片中的基因差异表达,共筛选到差异显示片段47个,包括诱导表达8个、增强表达21个和抑制表达18个.其中,7个稳定表现的差异片段DD1~DD7测序和序列相似性比对结果表明:DD1与far1基因相似性较高,可能与Phy A蛋白调控的特异性生理活性有关;DD2与rRNA基因完全同源,可能与感染后应激蛋白大量快速合成有关;DD7与光合系统Ⅱ中的叶绿素结合蛋白a/b基因相似性较高,可能与光捕捉效率和CO2固定能力的补偿作用有关;DD3~DD6功能不详,可能为新EST序列.
推荐文章
小麦条锈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
内参基因
小麦条锈菌
小麦
实时荧光定量PCR
geNorm软件
条锈菌侵染后不同抗性小麦叶片蛋白差异表达研究
蛋白质组学
小麦
条锈菌
抗病机理
差异表达
条锈菌诱导的小麦bZIP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小麦
条锈菌
bZIP转录因子
电子克隆
基因表达
小麦条锈菌一个产孢相关基因PsCon1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小麦条锈菌
产孢相关基因
产孢特异蛋白6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小麦品种感染条锈菌后的基因表达初探
来源期刊 上海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DDRT-PCR 叶绿素结合蛋白 EST far1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4
页数 5页 分类号 S435.121
字数 363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义莲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0 0.0 0.0
2 刘志学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5 186 7.0 12.0
3 杨姣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3 13 2.0 3.0
4 史金凤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5 1.0 2.0
5 康敏华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条锈病
DDRT-PCR
叶绿素结合蛋白
EST
far1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农业学报
双月刊
1000-3924
31-1405/S
大16开
上海市金齐路1000号
4-52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34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