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类似人颅内动脉瘤特点的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方法 切取兔左颈总动脉约8mm,经弹性蛋白酶和胶原酶处理后,采用端侧吻合法将其吻合到右颈总动脉,建立侧壁型动脉瘤20只.术后分别行彩色多普勒检查、DSA和动脉瘤壁病理检查.结果 本组建立兔颈部囊状动脉瘤模型20只,术后健康成活18只,动脉瘤自发破裂导致死亡2只.DSA显示:动脉瘤与载瘤动脉通畅16只,动脉瘤腔自发性完全闭塞2只;造模成功率为80%.彩色多普勒发现:动脉瘤模型建立后即刻平均直径为(2.57±0.20) mm,2周后平均直径为(3.14±0.20) 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载瘤动脉血流速度较动脉瘤内血流速度快.病理检查显示:动脉瘤模型的动脉壁内弹力层和中弹力层基本消失.结论 经弹性蛋白酶和胶原酶处理的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在形态结构、组织结构、自然发展史及血流动力学特点上与人颅内动脉瘤相似,是模拟人颅内动脉瘤的最佳模型之一.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兔颈总动脉侧壁型动脉瘤模型的建立
来源期刊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颈总动脉 模型,动物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2
页数 分类号 R-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廉亭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 231 1096 15.0 20.0
2 刁波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 70 398 11.0 15.0
3 潘力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 92 393 11.0 15.0
4 冯光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 7 26 4.0 5.0
5 冯雷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 13 58 5.0 6.0
6 周曼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5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颅内动脉瘤
颈总动脉
模型,动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月刊
1009-122X
44-1459/R
大16开
广州市流花路111号
46-217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16
总下载数(次)
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