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数字科学家”是北京师范大学项华教授提出的一个关于物理教学与计算机技术整合的新概念,据此也正在逐步形成新型的物理选修课程.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步.数字科学家的核心思想在于以学生发展为基础,重点是培养信息时代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数据探究意识,介绍简单、可操作性强的科学分析方法,使学生能本着严谨踏实的态度进行课堂上以及课外的科学研究活动.本文选取了高一年级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以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牛顿对万有引力的猜想为教学情景,教学设计上用游戏引入教学内容,重在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方法的内涵,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及数据处理.本节课程内容涉及物理、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使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仿真软件“爱乐多(Algodoo)”进行高效有趣的科学探究,是对多学科交叉内容教学的大胆尝试.
推荐文章
教育学者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观比较
科学探究观
探究教学
科学探究
科学认识论
主动建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
情境
实验
探究史
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生物科学探究能力
新课程
生物学
核心素养
科学探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培养学生的数据探究意识与能力——以数字科学家课程《从牛顿平抛运动到地球卫星》教学为例
来源期刊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数字科学家 平抛运动 万有引力 爱乐多 数据素养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3
页数 5页 分类号 G63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项华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 47 124 7.0 10.0
2 吴俊杰 96 242 8.0 15.0
3 韩蔚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字科学家
平抛运动
万有引力
爱乐多
数据素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月刊
1002-218X
61-1033/G4
16开
西安市长安路199号陕西师范大学内
52-3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4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5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