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论及中国后现代导演的作品时,当代导演孟京辉的话剧往往被视作代表,其颇具后现代意味的剧演形态使得人们误以为其作品属于后现代话剧。探究孟京辉作品主题的精神内核,我们不难发现孟京辉的作品无非是个人情绪的表达,对人类异化、人的存在等后现代主题均没有探究,在此意义上我们不能把孟京辉的作品视作后现代主义话剧。同时,孟京辉话剧的剧演形态又具有鲜明的后现代性。其拼贴的艺术手法、反常规的叙事手法、反文法的表演方式使得孟京辉话剧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值得我们分析和探究。
推荐文章
高等教育思潮的后现代转向——一种基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视角
教育哲学
高等教育
现代性
后现代性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教育思潮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课堂评价
后现代主义
课堂评价
价值取向
试论后现代主义的主体性批判
后现代主义
主体性
批判
二元论
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科学教学观新取向
后现代主义
科学教育
科学教学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披着后现代外衣的现代主义话剧——简析孟京辉话剧的非后现代性及其所具有的后现代剧演形态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下半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现代话剧 后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 孟京辉 形态 作品主题 现代意味 精神内核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与传播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116
页数 分类号 J824
字数 43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2592-B.2012.01.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娜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24 40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现代话剧
后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
孟京辉
形态
作品主题
现代意味
精神内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下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59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12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