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立确实可行的早期鉴定技术,以加快含特异儿茶素组分的茶树品种的选育.以高EGCG茶树新品系及其人工杂交F1代为材料,应用泛函网络的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了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儿茶素组分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与EC、GCG含量均呈正相关;与C、ECG、EGC、EC、EGCG、简单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均呈负相关,特别是与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应用上述模型能排除光照、温度等光合作用因子的影响,使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真实反应茶树自身的光合作用能力.本研究结果提示:检测茶树的净光合速率为早期简便地鉴定茶树新株系的儿茶素组分提供依据.
推荐文章
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对生态因子的响应
茶树
净光合速率
生态因子
响应
茶树杂交F1儿茶素组分含量与红碎茶品质的关系
茶树F1
儿茶素组分
红碎茶品质
茶尺蠖幼虫取食提高茶树儿茶素代谢响应强度
茶尺蠖
取食
儿茶素
诱导
茶树
紫芽茶树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与总儿茶素、花青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紫芽茶树
基因表达分析
总儿茶素
花青素
相关性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儿茶素组分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茶树 净光合速率 儿茶素组分 早期鉴定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园艺—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7-233
页数 分类号 S57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4458.2012.05.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金贵 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 193 2701 27.0 42.0
2 杨志坚 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 52 412 12.0 18.0
3 涂良剑 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 8 82 5.0 8.0
4 林用松 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 3 4 1.0 2.0
5 黄则栋 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 3 1 1.0 1.0
6 赵文净 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 3 1 1.0 1.0
7 孙平 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 5 2 1.0 1.0
8 严婷婷 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茶树
净光合速率
儿茶素组分
早期鉴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9-4458
15-1207/G
16开
呼和浩特市塞罕区昭乌达路306号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25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690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