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雨巷》是不同版本高中语文教材多被选用的一篇诗歌,也是教师展示个人功底进行公开课展示的常用课题.但是对于这篇现当代诗歌中的名篇,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又往往会出现割裂意象群、忽视手法的鉴赏等现象.因此笔者从意象的群体、意象.的主题和手法的鉴赏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浅见,认为只有完整的意象群才能构成唯美的诗境,只有把握意象的主体才能主次分明,只有结合诗歌的流变以及艺术的手法,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赏鉴.
推荐文章
如何听评好一节课
听评
课堂教学
教研活动
基于课堂观察的小学数学听评课研究
课堂观察
听评课
小学数学
坚持听评课,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
听评课
教学领导力
教育教学理念
浅析听评课如何有效地进行
评课
听课
合作学习
反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唯美的诗境流动的手法——《雨巷》听评课之我见
来源期刊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意象群体 意象主体 手法鉴赏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中学教育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
页数 分类号 G633.3
字数 19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8181.2012.02.04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晶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意象群体
意象主体
手法鉴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时代教育
半月刊
1672-8181
51-1677/G4
16开
四川省成都市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45
总下载数(次)
84
总被引数(次)
408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