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挥发性油藏的地层流体由于受到压力、温度和深度的影响,常表现出组分随深度的变化,即组分梯度特征,国内对该类型流体表征研究甚少。首先归纳总结了考虑重力、地温梯度和热扩散效应下的组分梯度理论模型;选取一个典型的存在组分梯度的挥发油藏,模拟计算了在重力和地温梯度双重作用下的原油组分、体积系数和气油比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应用该模型中体积系数随深度的变化规律提高了地质储量的计算精度;在油藏数值模拟中应用该组分梯度模型,其气油比和井底压力拟合的精度远高于定组分模型,说明该组分梯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该油藏的开发动态特征;该成果可以对油藏开发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也可为同类型油藏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推荐文章
挥发性油藏回注气井控因素分析及措施
挥发性油藏
回注天然气
影响因素
注采参数
气窜
存在组分梯度的深水挥发性油藏注采比计算
挥发油
注采比
组分梯度
注伴生气
深水油田
不同品种花生乳挥发性组分分析
花生乳
挥发性组分
主成分分析
脂肪酸组成
挥发性毒物水气耦合扩散模型
挥发性毒物
体积比函数
水气耦合扩散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挥发性油藏组分梯度模型研究*
来源期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深水油田 挥发油 组分梯度 地质储量 油藏模拟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5-152
页数 8页 分类号 TE319
字数 30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3.04.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宝泉 24 78 5.0 7.0
2 卜范青 14 63 5.0 7.0
3 杨莉 25 58 4.0 6.0
4 苑志旺 17 40 4.0 5.0
5 王星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深水油田
挥发油
组分梯度
地质储量
油藏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5086
51-1718/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7
总下载数(次)
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