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非光滑方程组方法与Mortar StS接触模型(Mortar Segment-to-Segment)相结合,来求解接触面网格非匹配时的弹性接触问题.其中,非光滑方程组方法是求解弹性摩擦接触问题的有效方法,具有精确满足接触条件、迭代算法收敛性有理论保证的优点,但目前仅用于求解网格匹配的接触问题.Mortar StS接触模型可以较为方便地处理网格非匹配接触问题,其特点是不引入过多约束,满足接触分片检验条件,但目前大都采用“试验-误差”迭代方法求解控制方程,对于复杂接触问题,其收敛性不易保证.因此,将二者结合来处理网格非匹配接触问题,既可以提高求解精度,又能使得算法的收敛性得到理论保证.数值算例对接触分片检验和算法的计算精度进行了验证.
推荐文章
弹塑性接触问题的非光滑非线性方程组方法
三维静力弹塑性摩擦接触
非光滑非线性方程组方法
Newton-Raphson迭代方法
求解非光滑方程组的非单调信赖域算法
半光滑映射
信赖域算法
全局收敛性
非线性方程组在几类计算问题中的应用
非线性方程
牛顿法
非光滑方程
求解摩擦接触问题的一个非内点光滑化算法
三维摩擦接触
参数二次规划法
线性互补问题
NCP函数
凝聚函数
非内点光滑化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光滑方程组方法在求解非匹配网格接触问题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计算力学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非匹配网格接触问题 非光滑方程组方法 Mortar面-面接触模型 非光滑非线性互补方程组方法 B-可微方程组方法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7
页数 6页 分类号 O313.4
字数 51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11/jslx2013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皋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水利工程学院 320 5312 38.0 55.0
2 胡志强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水利工程学院 53 885 17.0 29.0
3 陈万吉 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工程力学系 35 277 9.0 16.0
4 樊国刚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水利工程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匹配网格接触问题
非光滑方程组方法
Mortar面-面接触模型
非光滑非线性互补方程组方法
B-可微方程组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力学学报
双月刊
1007-4708
21-1373/O3
大16开
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大连理工大学校内)
8-180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8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61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