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注与经的互文,是主体、文本(经、注)、语境、媒介(语言)之间互动的结果。注对经的阐述的过程是“注生我经”的过程。注释的过程是与经文对话的过程,也是经文证明自身、显现自身的过程。注与经的互文具体体现在:字词的本义、语境义,句、篇章的本义、语境义上。注与经是平等的对话关系、互助关系,体现为注对经的依赖,又是对经的创造。注具有双向性,既指向经文,又指向读者;既是对经的理解,又是对读者的了解。注意味着阅读,每一种注都一定会表明重读历史、重新书写历史的可能性。每一种注意味着经文被重新唤醒,并注入当时的新的生机。
推荐文章
新闻传播中的互文性探析
互文性
新闻传播
传播效果
巴塞尔姆小说《白雪公主》的互文性解读
唐纳德·巴塞尔姆
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互文性
《宠儿》与《慈悲》的主题互文性研究
《宠儿》
《慈悲》
主题
互文性
试论比较诗学中的"互文性"理论
比较诗学
'互文性'理论
跨文化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与注的互文性研究
来源期刊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互文性
年,卷(期) ysxkshkxb_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8
页数 6页 分类号 I206.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小平 复旦大学中文系 13 12 2.0 3.0
2 廖爱萍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互文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4-1869
15-1063/C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科学路3号
出版文献量(篇)
4489
总下载数(次)
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