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摘要:
岩爆是深部高地应力区地下岩体工程中的主要工程地质灾害之一,其发生及烈度预测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系统问题。为了有效预测和判别深部工程岩爆灾害,在总体考虑岩爆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地下工程中岩体完整性指数、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单轴抗拉强度、围岩最大切向应力、围岩抗压强度与其抗拉强度的比值、围岩切向应力与围岩抗压强度比值、弹性能量指数、岩爆倾向性指数作为岩爆预测的评判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参数优化的 RBF AR 岩爆预测模型。在终南山隧道竖井岩爆判别中,利用 RBF AR 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表明该模型在岩爆预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推荐文章
基于RBF-AR的船舶变形极短期预报
船体变形
预报
状态相依自回归模型(SD-AR)
径向基神经网络(RBF)
隧道岩爆烈度判别的靶心贴近度法及应用
岩爆烈度
靶心贴近度
关联函数
权重
综合判别
岩爆等级判定的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及应用
岩爆
等级判定
距离判别分析
对比分析
误判率
矿井涌水水源判别的GRA-SDA耦合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
逐步判别分析
耦合模型
矿井涌水
水源判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工程岩爆灾害判别的RBF-AR耦合模型
来源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隧道 岩爆 通风竖井 RBF-AR 模型 围岩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43-1949,1965
页数 8页 分类号 TU45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强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315 6378 40.0 68.0
2 王晓东 重庆交通大学国际学院 14 138 5.0 11.0
3 刘丽 重庆交通大学国际学院 36 154 6.0 10.0
4 柴贺军 15 172 5.0 13.0
5 王羽 重庆交通大学国际学院 46 266 9.0 14.0
9 夏毓超 重庆交通大学国际学院 16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20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隧道
岩爆
通风竖井
RBF-AR 模型
围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双月刊
1671-5888
22-1343/P
大16开
195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74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