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宋明时期特定的社会根源和历史背景把理学的立言宗旨锁定在道德教化的功能上,无论是程朱的格物穷理,还是陆王主张的“求理于心”,两者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强化存理去欲、提升个体道德自觉的道德修养功夫.理学家的修养功夫迎合了统治阶级加强道德教化,巩固宗法等级秩序的需要,客观上起到了维护封建社会和谐统一的功能.今天我们对理学存理去欲的道德修养功夫进行重新审视,其中仍不乏合理内容可资借鉴.
推荐文章
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和道德本体
宋明理学
唯心主义
道德本体
论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
监督
廉洁自律
高校教师教学道德修养的建设与培育
教学道德
素质修养
教书育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宋明理学道德修养功夫论的现代启示
来源期刊 黄山学院学报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宋明理学 天理 人欲 道德修养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徽州文化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1
页数 5页 分类号 B244
字数 805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艳琴 黄山学院思政部 8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宋明理学
天理
人欲
道德修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黄山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2-447X
34-1257/Z
大16开
黄山市屯溪区稽灵山路9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2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95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