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电子克隆方法得到玉米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命名为ZmDHAR1.结果显示,ZmDHAR1基因全长723 bp,开放阅读框642 bp,编码214个氨基酸.ZmDHAR1基因与高梁、水稻及小麦等植物的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高度相似,其中与高梁的DHAR基因相似性为85%,与水稻的DHAR1基因相似性为83%.基因表达分析显示,ZmDHAR1基因在根以外的其他部位都可以检测到表达,而且ZmDHAR1基因可以在4℃低温、100μmol/L ABA、100 mmol/L PEG、250 mmol/L NaCl和机械损伤等多种逆境胁迫下均可应答表达.研究表明,ZmDHAR1基因可能在玉米抗逆境胁迫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推荐文章
大豆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的电子克隆及进化分析
大豆
电子克隆
RT-PCR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
EST
米曲霉木糖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米曲霉
木糖还原酶
克隆
序列分析
小麦亚硝酸还原酶基因及调控序列克隆、定位和表达分析
小麦
亚硝酸还原酶
表达分析
启动子
染色体定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和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玉米 DHAR基因 诱导表达 逆境胁迫
年,卷(期) 2013,(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5-17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Q789
字数 344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晋辉 29 101 5.0 8.0
2 马海莲 21 101 6.0 9.0
3 刘颖慧 55 255 9.0 13.0
4 袁进成 36 194 9.0 12.0
5 宋小青 31 51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DHAR基因
诱导表达
逆境胁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植物学报
月刊
1000-4025
61-1091/Q
大16开
陕西省杨陵邰城路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2-7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3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4527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