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浙茭2号(双季茭)的“雄茭”、“灰茭”和正常茭植株为试材,比较了“雄茭”、“灰茭”和正常茭植株的株高、叶数、分蘖数、植株地上部(叶片、叶鞘和地上茎)生物量和地上茎的质量、形态指标,同时研究了杀菌剂、水分、辐照等环境因子对“雄茭”和“灰茭”形成的影响,以及“雄茭”和“灰茭”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雄茭”植株最高,“灰茭”次之,正常茭最矮;正常茭和“灰茭”分蘖数和每墩植株地上部鲜质量显著高于“雄茭”;正常茭单个地上茎的鲜质量和体积最大,“灰茭”次之,“雄茭”最小.田间施用杀菌剂可能是影响“雄茭”形成的主要因素,而辐照、干旱和自然环境条件下“灰茭”均可形成.“雄茭”和“灰茭”具有遗传稳定性.
推荐文章
利用茭白薹管结构差异快速辨别雄茭的方法
茭白
正常茭
灰茭
雄茭
薹管结构
丝状物
ZlADR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茭白孕茭中的表达
茭白
菰黑粉菌
ZlADR1
表达模式
茭白人工孕茭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菰黑粉菌
茭白
人工接种
冬孢子发育的干扰因子基因(Itd1)
单季茭二茬模式不同栽种期对茭白第1茬孕茭及产量的影响
单季茭
二茬
栽种期
孕茭
产量
经济效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茭白“雄茭”和“灰茭”的形成及遗传特性
来源期刊 中国蔬菜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茭白 "灰茭" 遗传
年,卷(期) 2013,(16)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2
页数 8页 分类号 S645.2
字数 691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闫宁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 9 66 5.0 8.0
3 范菁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 12 97 5.0 9.0
6 徐晓峰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 11 53 4.0 7.0
7 薛惠民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 4 39 3.0 4.0
8 石林豫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 2 24 2.0 2.0
9 王志丹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 5 4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7)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6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茭白
"灰茭"
遗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蔬菜
月刊
1000-6346
11-2326/S
大16开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3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52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