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提高茭白产量,需要寻找一种快速辨别雄茭的方法.本试验在比较茭白的雄茭与正常茭、灰茭薹管内部结构差异的基础上,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薹管内部结构差异与茭白孕茭的关系:正常茭、灰茭的薹管髓腔内有丝状物,而雄茭薹管髓腔内则完全没有丝状物.髓腔内有丝状物的薹管均能孕茭,无丝状物的薹管则不能孕茭.利用薹管髓腔内有无丝状物可以快速区分出雄茭薹管,是一种高效快速辨别雄茭的新方法.
推荐文章
茭白人工孕茭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菰黑粉菌
茭白
人工接种
冬孢子发育的干扰因子基因(Itd1)
ZlADR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茭白孕茭中的表达
茭白
菰黑粉菌
ZlADR1
表达模式
不同海拔高度对茭白生长及孕茭的影响
茭白
黑粉菌
孕茭
海拔高度
生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茭白薹管结构差异快速辨别雄茭的方法
来源期刊 中国蔬菜 学科
关键词 茭白 正常茭 灰茭 雄茭 薹管结构 丝状物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49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195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潮洪 34 51 3.0 4.0
2 陈建明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 116 2682 28.0 46.0
3 周大云 14 18 3.0 3.0
4 陈金华 11 51 5.0 7.0
5 王来亮 5 28 1.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茭白
正常茭
灰茭
雄茭
薹管结构
丝状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蔬菜
月刊
1000-6346
11-2326/S
大16开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3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52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