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多关系网络已经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其拓扑结构及其演化的分析、不同类型关系的挖掘、重叠社区的检测、级联失效动力学等。然而,多关系网络上流行病传播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由此提出一种双关系网络模型(工作-朋友关系网),研究多关系对于流行病传播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在全接触模式下,多关系的存在会显著降低网络中的爆发阈值,使得疾病更容易流行而难以控制。对比ER (Erd ¨os-R ′enyi), WS (Watts-Strogatz), BA (Barab′asi-Albert)三种网络,由于结构异质性的差异, WS网络受到的影响最大, ER网络次之, BA网络最小。有趣的是,其爆发阈值的相对变化大小与网络结构无关。在单点接触模式下,增加强关系的权重将显著提升爆发阈值,降低感染密度;随着强关系的比例变化将出现最优值现象:极大的爆发阈值和极小的感染密度。随着强关系的边权增加,达到最优值的边比例将减少。更为有趣的是,三个网络中优值出现的位置几乎一致,独立于网络结构。这一研究不但有助于理解多关系网络上的病毒传播过程,也为多关系网络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推荐文章
多关系网络上的社区发现
多关系网络
社区发现
机器学习
聚类
向量表示
异构网络
埃博拉流行病的传染动力学
埃博拉流行病
传染动力学
logistic 模型
数学模型
参数辨识
HIV传播的人群生态动力学模型
HIV传播
艾滋病
非线性
摄动
复杂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及其新进展
复杂系统
复杂网络
传播动力学
疾病传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关系网络上的流行病传播动力学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多关系网络 流行病传播 接触模式 爆发阈值
年,卷(期) 2013,(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8903-1-168903-7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2.1689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明 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科学中心 17 220 10.0 14.0
3 许伯铭 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 4 91 4.0 4.0
4 李睿琪 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科学中心 2 4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59)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7)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2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关系网络
流行病传播
接触模式
爆发阈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