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从教学设计的创新入手,从教师应如何伴随及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等多角度探讨了教师如何更好地提高《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及结构的学科,是医学主要基础学科之一,其特点是“看得见、摸得着”,运用实物标本、模型等教学,因此,在学科教学设计中实验课占的学时数相当高,比如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课与理论课比例为1∶1,由此可见该学科的实验课的重要性.实验教学是检验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验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整体教学效果.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并掌握更多的知识?通常教师都是关注学生的状态,却很少留意自己的状态,因而师生间的互动有时看似空谈.在此我就专科教师如何上好解剖实验课谈谈一些自己的教学设计.
推荐文章
在新课改中政治教师应如何教好哲学
新课改
政治教师
课堂教学
哲学
人体解剖学MOOC建设
解剖学
教学方法
人体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教师应如何教好《人体解剖学》实验课
来源期刊 金田 学科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实验课教学设计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231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芳 5 0 0.0 0.0
2 孙朝晖 3 0 0.0 0.0
3 谢密静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体解剖学》
实验课教学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金田
月刊
1003-0832
45-1061/I
16开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307
总下载数(次)
77
总被引数(次)
60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