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设计合成了7个未见报道的新型吗啉类化合物,通过IR、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小鼠强迫游泳及悬尾两个抗抑郁药理模型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抗抑郁药理活性筛选,进行了初步的药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抗抑郁活性,同等剂量下部分化合物的体内抗抑郁作用显著强于空白组,其中芳香环的3位上具有氟取代基的化合物,抗抑郁活性最高,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推荐文章
新型异噁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异噁唑啉
亲核取代
合成
抗肿瘤活性
新型吡虫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吡虫啉
衍生化
药物合成
新型联噁二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
草酸二甲酯
联噁二唑啉
合成
抗菌性能
靛红类化合物的抗疟疾活性
疟疾
疟原虫
靛红
构-效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吗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实验性抑郁活性研究
来源期刊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吗啉类化合物 合成 抗抑郁药理模型 抗抑郁活性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与化工工程?生物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9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14.5
字数 290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新荣 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0 289 9.0 14.0
2 何军 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0 163 7.0 10.0
3 梁俊 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9 74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6)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吗啉类化合物
合成
抗抑郁药理模型
抗抑郁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0062
43-1442/N
大16开
湖南衡阳市常胜西路28号南华大学内
42-102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91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