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INAD (inactivation,no after-potential D,INAD)蛋白是一种典型的支架蛋白,其核心结构由5个PDZ结构域串联组成,定位于果蝇光感受器的微绒毛上,负责介导G蛋白偶联级联视觉信号通路,调控果蝇视觉信号的传导.其第五个PDZ结构域通过在氧化态和还原态构象之间进行转换的方式对光信号做出反应.单独的PDZ5具有较低的氧化还原电势,以氧化态构象稳定存在;当其与相邻的结构域PDZ4相互作用后,会使自身的一对二硫键(Cys606/Cys645)打开,氧化还原电势被大幅度提高约330 mV,从而稳定在还原态构象.但是,PDZ4调控PDZ5氧化电势的机制尚不清楚.作者主要探讨了INAD-PDZ5变构效应对其自身氧化还原电势的调控,对PDZ5上参与PDZ4相互作用的位点设计了点突变,借助生物化学手段发现仅单突变即可引起PDZ5的氧化还原电势改变.该发现进一步从分子层面阐述了PDZ4对PDZ5氧化还原电势的调控机制.这种通过外围通路调控蛋白质内部二硫键的断开与形成,从而调控自身氧化还原电势的机制,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蛋白质氧化方式.
推荐文章
ERBIN蛋白PDZ结构域结合蛋白的筛选和鉴定
ERBIN
TAX1
酵母双杂交
免疫共沉淀
连结蛋白36和闭锁小带蛋白1的PDZ结构域关系
连结蛋白36
闭锁小带蛋白1
PDZ结构域
葡萄MrRPV1蛋白LRR结构域的功能研究
葡萄
霜霉病抗性蛋白(MrRPV1)
白粉病抗性蛋白(MrRUN1)
LRR结构域
抗病性
Periaxin蛋白中PDZ结构域的重组表达与纯化
腓骨肌萎缩症
Periaxin蛋白
PDZ结构城
脂质体
荧光光谱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支架蛋白INAD的PDZ5结构域点突变对其氧化还原电势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物物理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NMR 二硫键 氧化还原电势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9-496
页数 8页 分类号 Q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260.2014.401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璐 34 141 7.0 10.0
2 刘湘蓉 1 0 0.0 0.0
3 李凤娟 1 0 0.0 0.0
4 冯一涛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NMR
二硫键
氧化还原电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物理学报
双月刊
1000-6737
11-1992/Q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15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6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25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