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在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免疫响应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方法获得德国小蠊酚氧化酶基因(BgPO)的全长cDNA序列,用MEGA5.1软件构建BgPO与其他昆虫PO的系统进化树,用RT-PCR方法检测BgPO的组织表达模式及大肠杆菌诱导后不同时间的表达量变化,用Hultmark方法测定抑菌活力,用邻苯二酚法测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获得的德国小蠊BgPO基因(GenBank登录号:KJ789157) cDNA全长为2 252 bp,其中开放阅读框大小为2 085 bp,编码695个氨基酸,预测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79.7 kDa和6.19.Blast分析结果表明德国小蠊BgPO与其他昆虫PO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与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PO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高达80%;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其与C.formosanus PO的亲缘关系最近.基因表达检测结果表明BgPO主要在血淋巴细胞和表皮中表达.大肠杆菌诱导德国小蠊后,发现BgPO的表达量在诱导24h后升高,在诱导后36 h达到峰值;其血淋巴的抑菌活力及酚氧化酶的活性在诱导后6-36 h内均随着诱导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菌诱导组与PBS诱导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获得的德国小蠊酚氧化酶基因BgPO主要在血淋巴和表皮中表达,并参与了大肠杆菌诱导的免疫应答反应.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酚氧化酶在德国小蠊对病原菌的免疫响应机制奠定基础.
推荐文章
重组大肠杆菌产胆固醇氧化酶的指数流加策略
胆固醇氧化酶
高密度培养
指数流加
诱导时机
饵料蛋白水平对德国小蠊肠道细菌群落的影响
德国小蠊
肠道细菌
饵料蛋白水平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组成
大肠杆菌灭活苗的免疫试验
大肠杆菌菌苗
原生质体融合菌株
免疫
光周期与温度对林地德国小蠊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德国小蠊
滞育
光周期
生活史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酚氧化酶参与德国小蠊对大肠杆菌的免疫应答
来源期刊 昆虫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德国小蠊 大肠杆菌 酚氧化酶 同源克隆 免疫应答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生理与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3-1132
页数 分类号 Q96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道伟 遵义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赤水河流域动物资源保护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12 53 5.0 7.0
2 陈静 遵义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32 75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8)
共引文献  (105)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德国小蠊
大肠杆菌
酚氧化酶
同源克隆
免疫应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虫学报
月刊
0454-6296
11-1832/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9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