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设计了一类新颖的高速包络检测电路,与传统包络检测器相比无需工艺、温度以及电源电压(PVT)校准电路,且正负阈值平均电压和回差电压可以独立设定,无直接关系.首先推导出适用于此结构的能抑制PVT变化的电路设计函数,在此函数指导下完成USB2.0的高速包络检测器.仿真结果表明工作温度从-40~125℃变化时,负向触发电压变化小于6 mV,正向触发电压小于1 mV,工作电压和工艺变化导致的触发电压变化小于14 mV,完全符合USB2.0协议要求.可以推广到需要包络检测的串行通信系统中,或者其他需要施密特触发器的场合中.
推荐文章
一种适用于高速串行数据通信的发送器设计
高速串行数据发送器
锁相环
8B/10B编码
BiCMOS工艺
适用于RoF系统的高速串行接口的FPGA设计(本期优秀论文)
光纤无线电
分布式基站
射频-基带数字接口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一种适用于高速串行数据通信的发送器
发送器
时钟发生器
并串转换
线驱动器
特征分析的串行通信故障检测
特征分析
串行通信
故障检测
导航计算机
时序电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类适用于串行通信的高速包络检测电路
来源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包络检测器 串行通信 USB2.0 PVT变化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1
页数 6页 分类号 TM343
字数 36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6043/j.issn.0438-0479.2014.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奇燕 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9 36 3.0 5.0
2 罗志聪 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5 36 3.0 5.0
3 方金花 3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包络检测器
串行通信
USB2.0
PVT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38-0479
35-1070/N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囊萤楼218-221室
34-8
193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4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17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