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一种用于亚微米尺寸以下MOSFET器件的自对准源漏接触技术.这种新型的集成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工艺步骤,即光刻接触孔,然后向里填充导电材料.在形成栅极、绝缘介质侧墙以及自对准金属硅化物以后,通过沉积金属膜层,并各向异性刻蚀以在绝缘介质侧墙两旁形成一对金属的侧墙结构.这个侧墙连接底部的源漏区和上部的互联区,作为底层的金属接触引出.这个方法不仅减小了刻蚀接触孔的难度,且采用自对准的方法形成金属接触也减小了源漏接触的距离,提高了集成度.这项工艺集成技术尝试应用于0.5 μm栅长MOSFET器件结构中,并仿真得到了良好的电学性能.
推荐文章
一种新型双多晶自对准结构的高压功率SiGe HBT
SiGe HBT
图形外延
自对准
高压
一种新型非接触测控系统
光栅
测量
摆臂
CCD
一种新型制氢技术
氢能
燃料电池
硼氢化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新型的自对准源漏接触技术
来源期刊 微纳电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自对准源漏接触 金属侧墙 集成度 亚微米 前栅工艺 后栅工艺
年,卷(期) 2014,(5) 所属期刊栏目 加工、测量与设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8-332
页数 分类号 TN305.6|TN305.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50/j.cnki.wndz.2014.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琴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 9 51 2.0 7.0
2 洪培真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 1 1 1.0 1.0
3 崔虎山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 1 1 1.0 1.0
4 卢一泓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 1 1 1.0 1.0
5 贾宬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 1 1 1.0 1.0
6 钟汇才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 12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对准源漏接触
金属侧墙
集成度
亚微米
前栅工艺
后栅工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纳电子技术
月刊
1671-4776
13-1314/TN
大16开
石家庄市179信箱46分箱
18-60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66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69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