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态调控、人工促熟和催产技术对菊黄东方鲀(♀)与红鳍东方鲀(♂)进行种间杂交,并对杂交子代胚胎及仔稚鱼发育进行了系统观察,详细描述了胚胎发育时序、形态特征以及仔稚幼鱼的发育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杂交子代受精卵为沉性、具弱黏性,卵径(1.02±0.04) m m。在水温18~19℃、盐度30~32条件下,杂交子代受精卵经过150 h发育为初孵仔鱼,整个胚胎发育需有效积温2790℃· h ,其发育过程分7个阶段,24个发育分期。初孵仔鱼全长(2.52±0.15)mm,卵黄囊约占全长1/3,肌节和血管明显;孵化后4d,卵黄囊大部分被吸收,开始由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过渡,仔鱼具摄食能力。8 d后,卵黄囊完全被吸收。15 d后,仔鱼腹部前方出现大量“小皮刺”,开始出现鼓气现象。18 d后,齿形成,进入稚鱼期。25 d ,齿板形成,出现互残攻击现象,进入稚鱼死亡高峰期。40 d后,进入幼鱼期,其形态特征偏向于菊黄东方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