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51年以上海交通大学四年级学生的身份到淮河实习,从而参加了我国首批三座混凝土高坝的设计.1957年调至中国水科院后从事混凝土高坝研究,建立了混凝土坝温度应力和温度控制完整的理论体系,我国已在世界上首次建成数座无裂缝的混凝土坝;建立了拱坝优化的数学模型,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拱坝体型自动化优化设计,提出了混凝土坝数字监控、有限元等效应力、混凝土坝仿真等一系列新理念和新方法,获广泛应用.共发表论文200篇、著作10本、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际大坝会议荣誉会员称号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曾担任第8、9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平记事——从大学四年级学生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经历
来源期刊 水利水电技术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 治淮工程 中国水科院 混凝土坝温度应力 拱坝优化 有限元 数字监控 仿真计算
年,卷(期) 2014,(7) 所属期刊栏目 本刊特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
页数 9页 分类号 K81
字数 1427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伯芳 117 3005 31.0 4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上海交通大学
治淮工程
中国水科院
混凝土坝温度应力
拱坝优化
有限元
数字监控
仿真计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利水电技术
月刊
1000-0860
11-1757/T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
2-426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29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