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以冲击+合成衰减为特征的振动波形分析,可以看出受电弓通过时定位点处接触线的最大振幅接近100 mm。在受电弓冲击后,接触网处于振幅≤20 mm、振动频率1 Hz 左右的低频振动状态,且接触网振动衰减较慢。接触网零部件宜模拟振动波形进行振动试验,试验方法按接触悬挂和支持结构进行分类,线夹类零部件参考航空业紧固件规定进行振动试验。为解决线夹类零部件在长期振动环境中松脱的问题,建议采用扣紧螺母取代普通螺母+止动垫片的防松措施,并建议进一步开展防松对比试验。
推荐文章
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中零部件功能及其实现方式探讨
高速铁路
接触网
零部件
功能
实现方式
高速接触网零部件失效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
接触网
微动损伤
失效
研究展望
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技术分析
高速铁路
接触网
检测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速铁路接触网低频振动及零部件防松技术分析
来源期刊 铁道标准设计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接触网 低频振动 零部件 防松
年,卷(期) 2014,(10) 所属期刊栏目 电力/电气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U238|U225.4
字数 26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238/j.issn.1004-2954.2014.10.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长利 12 55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8)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速铁路
接触网
低频振动
零部件
防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标准设计
月刊
1004-2954
11-2987/U
大16开
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15号中铁咨询大厦
82-765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60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97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