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采集鲢鱼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和测定鱼肉营养成分含量探索鲢鱼营养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方法采集254个鲢鱼鱼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经过多元散射校正、正交信号校正、数据标准化等20种方法预处理,在1000~1799 nm光谱范围内,结合化学实测值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法、主成分分析和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偏最小二乘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鲢鱼营养成分近红外定量模型。结果鲢鱼鱼肉粗蛋白含量为12.05%~19.05%,粗脂肪含量为0.24%~5.27%,水分含量为72.62%~80.58%,灰分含量为0.46%~1.50%,数据范围较大,可满足建模要求。在3种建模方法中,近红外光谱数据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鲢鱼营养成分模型最优,所得的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灰分的近红外定量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9、0.9925、0.9831和0.9976。结论采用近红外光谱数据和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能较为准确、快速地分析出鲢鱼鱼肉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灰分的含量。
推荐文章
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草鱼营养成分
近红外光谱
蛋白质
脂肪
水分
定量模型
近红外光谱成像分析技术的应用进展
近红外图像
化学计量学
进展
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松子霉变的快速检测
近红外光谱
松子
无损检测
数据建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鲢鱼营养成分的快速分析
来源期刊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鲢鱼 营养成分 偏最小二乘 主成分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年,卷(期) 2014,(2) 所属期刊栏目 本期重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6-527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766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2)
共引文献  (138)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77)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近红外光谱
鲢鱼
营养成分
偏最小二乘
主成分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半月刊
2095-0381
11-5956/TS
大16开
北京市100029-27信箱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45
总下载数(次)
41
总被引数(次)
235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