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历史感的养成,是历史学习在了解操作方法与培养批评意识基础上的更高追求。关于历史感,本文赞同这样的说法:“历史感即是将个体生命的历史与历史——现实的本体总过程直接无碍地结合起来而产生的深刻感受。从而,历史感便是具体地意识到自我历史的在场性的普遍规定。”[1]换言之,历史感是学习者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与了解所形成的一种自觉意识,借助历史为当下和自我进行定位,从历史整体的角度来看待当下和自我,从而获得内心的客观与平静。历史感的养成来源于历史学习,其意义则绝不局限于知识学习的层面,而是自我精神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的历史感有助于造就健全、完善的人格结构。对于每-个生活于变动不居、内容空前复杂的现代社会的个体而言,这种修养都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推荐文章
经典与时代的契合——浅谈中国文学史融入式教学
融入式
中国文学史
文学经典
时代性
中国文学史杨慎书写评议
杨慎
文学史
书写
地位
经典与时代的契合——浅谈中国文学史融入式教学
融入式
中国文学史
文学经典
时代性
论唐传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演进与贡献
唐传奇
古典文学
演进与贡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文学史』课程与历史感养成
来源期刊 师资建设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历史感 中国文学史 课程 历史学习 批评意识 个体生命 精神修养 操作方法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86
页数 1页 分类号 I0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学 中南大学文学院 22 52 4.0 6.0
2 叶烨 中南大学文学院 21 23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历史感
中国文学史
课程
历史学习
批评意识
个体生命
精神修养
操作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师资建设
月刊
1008-6390
50-1209/G4
重庆南岸区学府大道9号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内
78-209
出版文献量(篇)
692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