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隐喻构建的认知主体在构建隐喻时需要充分调取其世界知识、文化模式、人生经验以及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力和洞察力,对各输入空间中的信息进行表象、特性或内在结构的求同性关联或新创,经过比较、分析、判断、筛选等手段,留存源域与目标域这两个输入空间最能体现认知主体意图的相似点,在此基础上,认知主体将各输入空间共享突显特征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事件和认知图式,完成隐喻意义的建构。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在诗作《告别辞:莫悲伤》中创造了一系列独出心裁的奇特隐喻--“别离是死亡、地动及圆规复圆”,这些隐喻意象相似点的挖掘和构建主要取决于认知主体及隐喻的映射整合机制。
推荐文章
认知隐喻下华为企业形象的建构分析
概念隐喻
认知
HUAWEI
企业形象
隐喻的认知与英语教学
隐喻
认知
理解
英语教学
隐喻认知与外语教学初探
隐喻
认知
外语教学
唐诗、壮歌中悲伤隐喻的认知探析
唐诗
壮歌
悲伤隐喻
认知探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隐喻的认知主体及隐喻建构功能--以约翰·邓恩《告别辞:莫悲伤》隐喻为例
来源期刊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隐喻构建 认知主体 相似突显
年,卷(期) 2014,(9)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文字学?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124,1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I106
字数 649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慧芳 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23 45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0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隐喻构建
认知主体
相似突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2096-0492
22-1312/C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089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3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177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