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将文学创作看成是作家深层心理活动的产物,从而对其进行批评,这就是文学批评中的精神分析法。弗洛伊德是这个学派的创立者,他的著名理论是“三部人格结构”,即“本我”“自我”与“超我”。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原动力,它的作用就是满足人的原始本能的欲望,遵循的是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力图帮助“本我”实现要求,既防止因过度压抑而造成危害,又避免与现实社会的伦理产生冲突。“超我”层次最高,它代表了社会利益,根据道德原则,把与社会伦理和习俗有冲突的“本我”冲动压制在无意识的领域。对一个人来说,“本我”意味着放纵的情欲,“自我”即理智,“超我”则是道德感、荣誉与良心。
推荐文章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人生启迪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感受
启迪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物理概念课教学研究
高中物理
概念课
新课程理念
创客思维指导下的微课设计与制作
微课设计
创客思维
STEM课程
生本理念指导下的小学高年级教学设计分析
生本理念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精神分析批评方法指导下的课例
来源期刊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说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批评方法 教学设计 “本我” 课例 弗洛伊德 “超我”
年,卷(期) 2014,(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4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3.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慧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精神分析学说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批评方法
教学设计
“本我”
课例
弗洛伊德
“超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月刊
1008-8024
37-1333/G4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1号行政办公楼
24-194
出版文献量(篇)
1264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