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法源寺是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寺庙,目前承担着佛学院和宗教博物馆的功能,发挥着现实宗教空间的作用。李敖在小说《北京法源寺》里,虚构了一个与戊戌变法紧密相关的空间,赋予它家国大义的使命感和历史意义。在新的时代主题和媒体环境中,法源寺又显现多重意义:"花会""诗会"使它成为值得向往的时尚空间,博客游记使它成为藏匿珍宝的奇幻空间,微博签到使它成为获取认同的虚拟空间,城市消费媒体则将寺庙与饮食购物并置,使它成为充满物欲、解构戒律的享乐空间。人们乐于为空间赋予意义,特别是当代都市所稀缺的传统意义。有一定历史的空间成为当代都市对传统的一种想象性接续。空间意义在各类媒体的一次次描摹中逐渐形成并得到再创造。
推荐文章
浅谈播音再创造及其意义
播音
播音再创造
播音员
听众
稿件
为学生"再创造"学习创设空间
数学现实
数学化
再创造
合情推理
反思
音乐表演再创造刍议
音乐表演者
再创造
审美
演奏技巧
民族风格
城市绿地空间的再创造探讨
城市
绿地空间
分类
再创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作为都市空间的法源寺——空间意义的生产与再创造
来源期刊 文化研究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都市空间 法源寺 空间意义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136
页数 12页 分类号 K878.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苗苗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38 64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都市空间
法源寺
空间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研究
季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8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