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oly(adenosine diphosphate-ribose)polymeras-1,PARP-1]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在高糖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etin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VEC)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在人RVEC中的表达定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RVEC及HEK293T细胞,并进行传代,同时构建高糖人RVEC细胞模型.构建PARP-EGFP及Flag-NF-κB质粒,酶切鉴定后转染高糖培养的人RVEC,Western blot法检测重组质粒表达目的基因的效果,并应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共沉淀法检测高糖人RVEC中PARP-1和NF-κB的相互作用.PARP-EGFP和Flag-NF-κB质粒共转染人RVEC,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PARP-1和NF-κB在高糖人RVEC中的定位及其相互作用.结果 人RVEC复苏后24 h贴壁,细胞呈扁平梭形,3d左右细胞开始融合呈铺路石样,单层生长,铺满瓶底,并可见接触抑制现象.成功构建PARP-EGFP及Flag-NF-κB质粒,并有效表达目的基因.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PARP-1和NF-κB是相互作用的蛋白质,高糖组NF-κB p50的条带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粗,并且高糖情况下PARP-1结合NF-κB的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结果显示PARP和NF-κB均表达于正常的人RVEC的细胞核和核周区域,当受到高浓度葡萄糖影响后,PARP-1和NF-κB均集中表达于细胞核内,尤以NF-κB最显著.结论 PARP-1和NF-κB是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血糖增高时,PARP-1可能进入细胞核内并结合同时进入细胞核的NF-κB,激活NF-κB信号通路,引起RVEC凋亡,导致DR的发生.
推荐文章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的功能及其抑制剂潜在的临床应用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抑制剂
DNA损伤修复
细胞坏死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视网膜
内皮细胞
培养
CGRP通过激活cAMP/PPARγ/eNOS途径改善血管内皮细胞胰岛素抵抗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内皮细胞
胰岛素抵抗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
一氧化氮合酶
环磷酸腺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通过激活NF-κB途径导致高糖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关键词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 核因子-κB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年,卷(期) 2015,(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5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89/j.cnki.rao.2015.0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翔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51 131 6.0 9.0
2 卢建民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22 62 4.0 6.0
3 秦秀虹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17 61 4.0 7.0
4 张珍珍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12 28 4.0 4.0
5 郑玥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4)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
核因子-κB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